布袋除尘器的环保措施及进风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电厂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据统计,占总发电量的82.8%。火电厂燃煤产生的烟尘所造成的煤烟型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环保意识 的不断增强, 对大气污染物 烟尘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迫使电力企业采用环保措施,减少大气污染。
在除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袋式除尘设备是 被公认的治理大气污染物烟尘排放的 除尘设备。袋式除尘器的优点是 运行稳定,应用范围广泛,除尘效率高,能够满足 颁布实施的新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要求。正是 由于袋式除尘器的上述优点,已在众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袋式除尘器的结构
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 一种干式 除尘器,是 利用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编织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滤出的除尘设备,用于捕集非 粘结性、非 纤维性的工业粉尘。按其清灰方式的不同,袋式除尘器可分为振动式、气环反吹式、脉冲式、声波式和复合式5种类型。
2、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纤维编制物制成网袋,当含有颗粒物的介质通过滤袋时,颗粒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物理作用,使颗粒物被分离除去。当含尘烟气由袋式除尘器进风口进入时,烟尘颗粒被机械地收集在滤袋上,过滤可发生在滤袋和除尘器骨架的纤维上,也可发生于附着在滤袋表层的灰层上,经滤袋及表层灰层过滤后的清洁烟气通过排风口排入大气。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滤尘过程;二是 清灰过程。其工作过程为:含尘气流从袋式除尘器下部进入圆筒型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微孔时,粉尘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捕集在滤袋上,这时透过滤袋的 清洁气体由排气口排出,而沉积在滤袋上的粉尘,通过机械振动力的作用从滤料表面脱落进入灰斗。常用滤袋的网孔为20~50μm。在过滤过程中,粉尘因截留、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粉尘层形成后,可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由此提高了除尘效率。
3、采取的技术措施
燃煤电厂烟气除尘是 整个燃煤发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袋式除尘器用于燃煤电厂烟气除尘时, 要了解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其具有高可靠性,即运行稳定、可靠、滤袋使用寿命长,提高除尘效率。因此,保证经济 运行是 袋式除尘器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
3.1提高滤料产品质量
滤袋材料和滤袋、除尘器袋笼织造技术直接影响滤布和滤袋的质量,影响使用寿命和运行费用,并进而影响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影响粉尘的排放浓度。因此,精选原料,提高滤袋材料和滤袋织造工艺水平,是 提高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关键。
23.2设置旁路保护
旁路保护是 在布袋除尘器的进出口烟道处设旁路阀门。当烟温超过滤袋所能承受的温度范围时,或滤袋压差大于设定值又不能控制时,自动打开旁路阀门,关闭布袋除尘器的进出口阀门,这时烟气直接经过引风机排出。设置旁路阀门的目的是 在特定情况下起到对布袋除尘器的有效保护作用,使布袋除尘器能够维持较高的除尘效率。
3.3选择进风方式
目前含尘气流的进风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下进风和侧进风。下进风方式是 指含尘气流从布袋除尘器下方灰斗进入,通过滤袋净化后从除尘器顶部排出。这种进风方式的含尘气流运动方向和颗粒物的沉降方向相反,主要特点如下:
(1)含尘气流进入下方灰斗后,粗颗粒烟尘直接沉降,通常只有小于0.3μm的细小颗粒物接触滤袋,减少了颗粒物对滤袋的磨损,延长了滤袋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延长了滤袋清灰的时间间隔;
(2)含尘气流与颗粒物沉降方向相反不但阻碍了烟尘颗粒物的沉降,而且在反吹时容易使滤袋内部 下来的烟尘还未全部沉降到灰斗之前又被吹回到滤袋上方,影响了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侧进风方式是 指含尘气流进入烟道进口后,再经过烟气分配装置侧向进气。选择这种方式时,烟气分配器对大粒径的烟尘进行粗分离,避免了含尘气体对滤袋的直接冲刷,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由于是 侧向进气,所产生的气流上升速度较慢。当粉尘从除尘器顶部坠落到底部时,再次被带走的可能性,以及压力损失等明显减小,从而使运行能耗降低,除尘效率提高。
袋式除尘器运行阻力大,滤袋维护费用高,运行成本较大,但其除尘效率基本不受粉尘的比电阻、浓度、粒度等因素的影响,锅炉负荷的变化、烟气量的波动对布袋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的影响较小,且除尘效率高,能满足 近颁布的环保标准,运行稳定,因而在电厂除尘设备中占有主导地位。相信在“节能减排”的总目标下,只要改善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性能,布袋除尘器在电厂的应用将会 加广泛。